咨询热线:13519199192
时间:2021-09-14 浏览量:0 次字号:AAA
40年,风云激荡,旧貌换新颜;40年,沧桑巨变,梦想成真。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时代潮流浩浩荡荡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省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。1978年,全省GDP不到百亿,如今,GDP增长已过2万亿。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,全省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,追赶超越步伐明显加快,富有陕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。透过民生看发展,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。 消费 市场经济激活“一池春水” “现在地上掉一角钱硬币,很少有人弯腰去捡,小时候经常唱‘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,把它交到警察叔叔的手里边……’本意倡导拾金不昧,但也反映出当时一分钱的含金量,折射出人们的消费水平。”退休在家的西安市民徐勤让说,在计划经济时代,国营小卖部、供销社曾经是居民消费的主要场所,买东西需要票证,粮票、布票、肉票等买啥都需要票才行,就连买一辆自行车都需要票。弹指一挥间,市场经济激活“一池春水”,人们衣着的款式、风格、购物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从当年的蓝白黑到如今多变的风格,从布票到网购,百姓家中的衣橱里也折射着时代潮流的变迁,购物场所也由供销社变成超市,一座座购物中心、商业综合体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,网购、无人超市、外卖等新型购物方式应运而生,百姓的消费体验呈现出多元化,购物模式的转变让民众生活质量大幅提升,也见证着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。 随着耐用消费品持续转型升级,人们的生活消费更加便捷,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、收音机“三转一响”逐步升级为彩电、洗衣机、电冰箱、录音机等为主的“新四件”,又逐渐向空调、家用汽车、电脑、4G移动电话等新消费品转变。2017年,全省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空调98.1台,较2000年提高72.6台;家用汽车26.9辆,提高26.8辆;计算机71台,提高64台;移动电话223.3部,其中接入互联网128.4部。汽车等享受型耐用消费品也逐步进入农民家庭,农民家庭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3.9辆、计算机25.2台、移动电话270.1部、空调33.7台,分别较2000年提高13.6辆、25台、268.5部和33.5台。 供给 粮食从无法自给到产销平衡 1974年出生于蓝田县农村的潘菁华自从记事开始,在生活中见证了改革开放的成果。“上小学、中学的时候,每年秋夏收获的季节学校都会放忙假,老师总给我们讲,说夏收是龙口夺食。记得那时候收割麦子是用镰刀,条件好的家庭雇用麦客、用收割机,像我们小孩子在地里帮着拾麦穗。”潘菁华记忆最深的是,小麦脱粒后晾晒时,上午爷爷用架子车拉着两三麻袋麦子到村外空旷的地带晾晒,到了下午又要将晾晒的麦子装进麻袋,捡拾地上遗落的麦子就是她的活。“大人把粮食看得很金贵,一点都不让浪费,一部分要交公粮,一部分留下来是全家人一年的口粮,磨出来的面粉分黑面和白面,奶奶蒸馍总爱用黑面,我们小孩子不喜欢吃,老盼望着奶奶蒸白馍,但也是偶尔的事,因为粮食紧张,副食又少。”潘菁华说,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升,生活质量逐年改善,鸡鸭鱼肉、海鲜、水果等丰富多彩,现在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重视,韩国料理、肯德基等洋餐也走进日常生活,改革开放让每一个人拥有了美好的生活。 40年来,粮食从无法自给到产销平衡,供给能力持续提高,商品和服务由短缺走向富足。1978年,全省粮食产量仅800万吨,自给能力不足。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,198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,由供给缺口转为供需基本平衡,结束了吃粮依靠调进的历史。2004年以来,随着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,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,粮食保障的“定海神针”作用持续发力,全省粮食产量连续14年稳居千万吨以上,2017年达1216.2万吨,为历史第四个高产年,与1978年比,在粮食播种面积减少32.1%的情况下,产量增长了1.5倍。与此同时,果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,以苹果、猕猴桃为代表的特色果业迅猛发展。自2009年开始,陕西苹果面积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,远销欧洲、东南亚、美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特别是洛川苹果,自2015年开始已正式成为“国礼”赠送外宾。2017年全省园林水果产量1801.02万吨,是1978年的53.9倍;其中苹果产量1153.94万吨,是1978年的116倍;猕猴桃产量138.97万吨,成为陕西果业的又一亮点。 通信 惠及千家万户步入网络时代 在并不长的发展时间里,手机从最初简单的大砖块,变成了可以随身携带放进口袋里的单品。可以说是变化多样,直板、翻盖、滑盖、旋盖和后来逐渐成为主流的越来越大的大屏造型,手机的外形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进化。“最初谁要有一部‘大哥大’,别提有多风光,记得有一次出差去延安,在长途汽车上,一位小伙子拿着‘大哥大’一路不停打电话,而且声音特别大,全车的人羡慕的目光投向他的同时,不乏感觉他有点嚣张,车行至半道休息时,由于周围都是山,小伙下车后竟然爬到了车顶打电话,后来手机普及后,自己用了才知道当时是因为信号不好。”今年52岁的西安市民葛俊发见证了手机发展的变化,“呼机、手机、商务通,一个都不能少”这句广告语他烂熟于心,脱口而出。曾经他跑业务每天随身携带的是手机和小灵通。“现在的手机精致轻巧,功能齐全,当年那个拿着‘大哥大’的小伙和所有人一样,可能谁也不会想到一部手机发展到现在,购物、叫外卖、订机票、玩微信、拍照、炒股等功能一应俱全。” 快捷便利的通信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,已经惠及千家万户。改革开放40年来,陕西通信业实现历史性跨越,全面进入网络时代。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100%。截至2017年末,全省移动电话达4220.61万户,电话普及率由1978年每百人0.17部提高到126.8部。互联网宽带用户高速增长,2017年末,全省互联网用户4571.5万户,其中互联网宽带用户930.22万户,是2000年的30.7倍,年均增长22.3%。移动互联网业务蓬勃发展。2017年,全省移动互联网用户达3668.28万户,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7.87亿G,同比增长1.6倍,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9.5个百分点。 旅游 国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两成多 每年,北辰路锦绣天下小区的徐秋娟都要在星级酒店提前预订四五次房间,迎接来自英国、德国的客人来陕西游玩。徐秋娟有两个孩子,女儿在英国留学,儿子在德国留学,孩子们的异国朋友自然成了她们家的座上宾。每次,徐秋娟都会忙里忙外在家里做上一桌代表陕西特色的美食,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接风洗尘。“这些客人中,有孩子的老师和同学,还有孩子在国外打工期间认识的朋友,每次她们来,孩子都会当导游,带着他们游玩,兵马俑、华山、法门寺、大雁塔、明城墙、钟鼓楼、回坊等这些著名景点是必去的地方。”徐秋娟说,周至老家村子里还有一院房子,有的客人来了,孩子还会带着客人回去小住一两天,让他们感受一下中国农村的民风民俗。返程时,这些客人的旅行箱里少不了品种繁多的陕西特产。 作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省份,陕西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,旅游市场成为开放窗口,旅游收入高速增长。改革开放以来,陕西充分发掘整合旅游资源,旅游产业发展迅速,规模不断扩大,已成为全省支柱产业之一。2017年,全省接待入境游客383.74万人次,实现国际旅游收入27.04亿美元,分别是1978年的280倍和1527.7倍,年均分别增长15.5%和20.7%;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1901万人次,国内旅游收入4630亿元,分别是1991年的34.6倍和201.3倍,年均分别增长14.6%和22.6%。 与此同时,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深入推进,31个文化旅游名镇累计完成投资160.93亿元,恢复传统街区28条。128个镇入选全国重点镇,14个镇入选全国特色小镇,71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。 投资 保民生补短板增后劲效应显现 连接我省韩城市与山西省河津市的禹门口黄河公路大桥 预计明年6月底前建成投运,这两座同属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城市,联系将日益密切,便利的交通将为两地深化合作带来新契机。这座大桥总投资达8.5亿元。相比之下,充满挑战的引汉济渭工程是我省的战略性水资源配置工程,也被列入国家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,无论工程量还是技术难度,都是我国水利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,其98.3公里的输水隧洞最大埋深达到2012米,第一次从底部横穿秦岭山脉,这是人类首次尝试。工程建成后,汉江水将穿越秦岭进入关中,工程供水区直接受益人口1400万人,间接受益人口600万人。 改革开放以来,我省投资体制打破传统计划经济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,投资总量快速扩张。特别是近年来省委、省政府狠抓重大项目建设,连续出台了工业稳增长促投资21条措施、扩投资考核奖励办法等政策,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铁路、航空、公路、公共事业等领域PPP项目建设,多元带动保持投资快速增长,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建成投产,保民生、补短板、增后劲的效应逐步显现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20.3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23819.38亿元,1979-2017年累计投资15.97万亿元,年均增长20.2%。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高,1979-2017年,全省交通运输邮电业累计投资1.47万亿元,年均增长20.2%。2017年,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6.8%。
声明内容来自于网络,如涉及作品版权及其它问题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。
近日,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《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》(以下简称《工作要点》),强调鼓励在采购招标等工作中依法合规使用信用报......